>首页>艺术评论
  • 艺术评论
      • “设计之都”与都市设计

        分享到:
        2010-06-29 10:49:24

          2009年12月2日至15日,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大学主办,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 在深圳大学和深圳市民中心举行。此次论坛和邀请展是继2005、2007两届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成功举办之后,又一次国际性、高规格的设计界学术盛会,是在深圳于2008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获得“设计之都”称号之后的首次综合设计论坛和设计展,可以说是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首次学术亮相。
            论坛和展览期间有国内外36所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设计精英共聚一堂,以“设计之都与都市设计”为主题,以“在中国的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设计对于都市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紧迫问题”、“他国都市设计的启示”、“设计教育与都市设计”、“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策略及建议”为参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深圳把建设“设计之都”作为发展战略,拟在获得国际知名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深圳文化的创新品质,增强深圳先锋、时尚、创意的城市色彩,确立和强化深圳作为世界设计重镇及中国现代设计核心城市的地位。为了形成持续的文化品牌效应并探讨“设计之都”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设计学术活动,推动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本次论坛暨设计展组委会除邀请国内院校的专家、学者外,还邀请了英国、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瑞典等国的设计师、学者,就共同关心的论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热烈的讨论。

            在12月2日开幕的论坛上,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Douglas Tomkin教授首先以“设计之都,一个新观点”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深圳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得到“设计之都”这一殊荣是理所应当的,而这一殊荣又能帮助深圳提高国际知名度。Douglas Tomkin教授根据悉尼的经验为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献计献策。他认为,深圳首先要认清自身的特别之处,如深圳作为移民城市,人口大多来自于中国多个省份,而且深圳人口的平均年龄比较低。他指出,悉尼建设“设计之都”的一个途径是举办悉尼“设计周”。在“设计周”上有许多展览,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设计师参加。“设计周”给了设计师们一个展示自己技能的机会,普通观众也可以通过参加“设计周”了解设计师们的理念。悉尼有很多零售商也在市内参加一些特殊的设计展览。这种方式的展览,每年都会举行,这是一种向大众展示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对想要发展设计产业的任何城市来讲,都必然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如何改善城市环境。在悉尼,设计界的同仁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设计师们给一些小巷做了一些装饰,增加了一些色彩和艺术品,这些巷子看起来就完全不同。甚至涂鸦艺术也可以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此外还有数字艺术的展示,悉尼设计师用很多灯具展示出悉尼不同的艺术氛围,通过灯光的设计吸引更多游客,使得这个城市与众不同。Douglas Tomkin教授还介绍了他正在做的一项研究。据说全球只有伦敦和悉尼两处研究所在做这项研究,即用设计消除犯罪。这项研究包括与社区合作,美化社区环境,组织社区居民一起野炊、小孩子一起玩耍,使这些地方更有生气,从而减少犯罪。还有设计师设计出一种手提电脑底座。通过这种装置,电脑在遭遇偷盗时会发出报警信号。通过指路标牌的设计,可以帮助控制行人的流向,通过灯光的运用,把图像从投影仪投射到巷子的墙上,就会使整个巷子的环境更加舒适,年轻人也愿意从这里走过。Douglas Tomkin教授还为深圳发展环保设计提出四点建议,首先确定设计项目的必要性,不做不必要的设计;其次在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产品的回收利用;第三减小产品尺寸;第四注意节能。最后Douglas Tomkin教授通过介绍仿生设计指出,自然界可以为我们带来设计理念,如果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可以在设计上取得更多创新。深圳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成为著名的“设计之都”。他期待看到深圳成为世界上最强的“设计之都”。

            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列生教授在演讲中追问,“设计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扩张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存在范式,它有没有新的问题值得我们解决?”王列生教授认为,设计在我们这个时代已演绎成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设计是审美主义神话。设计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核心杠杆。第二个维度,设计是技术理性的神话。自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自从大航海时代以后,人类对于技术的崇拜就相信技术最终能把人类带到幸福的乌有乡,但技术理性跟人类的生存幸福、跟人类的社会存在本性,即社会存在的意义或价值本体,它们是一种什么关系?第三个维度、设计是消费主义神话。设计创造了无限多供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消费符号,是文化符号的消费化。这种消费化的社会泛滥,使得设计越来越延展、越来越扩大化。这个扩大化导致现在大家都被卷入被设计的社会。我们在三个方面被卷入:第一、一切人都被卷入被信息化的社会。第二、我们被卷入一个被消费化的社会。第三、我们也越来越卷入被设计的社会,我们一方面设计别人,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被别人所设计,因此就产生了现在这个社会。人们认为设计与人类社会、城市生存、人类生存是无限性的关系。王列生教授认为,人类的生存不能被信息化,人类不可能走向虚拟社会。人类也不能被消费化。人类的生活也不能全部被设计。王列生教授指出,在城市生存过程中,设计过去是两个界面,现在增加了一个界面。第一、设计给社会、给城市提供物质功能构造。第二、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现在的设计又重新成为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缩写,就是文化符号功能的缩写。一个城市最终是由无数多的文化符号功能的缩写构成。第三、制度设计。深圳“都市设计”这个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设计。当设计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无限性时,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当我们无限设计时它又存在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说这个社会全部被设计以后,它的第一个危机就是关于公共空间权力的问题——谁来设计?如果把深圳的命运完全交给设计的话,有一个“谁设计深圳”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全部被设计化,我们就失去自然本性,就变成自由了,而人类的绝大部分是人类不可控制的。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我们老是相信理性至上,说理性是感性的升华,但理性只是在某些方面是感性的升华,理性是永远消灭不了感性的。人类的理性发展到什么时候,人类的感性就发展到什么时候,人类的设计必然逻辑发展到什么时候,人类的自由逻辑就同样发展到什么时候,一个健康的人类,一个活态的人类,他一定是自由和必然的双向共处,是博弈的结果。假如我们的社会全部被设计,将有无数多的文化符号泛滥,我们将会遭遇无数多的符号污染。王列生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我们的行为和理念中规范这些东西,使它趋于平衡的、均态的、符合自然本性的状态。

            荷兰CQ工业设计事务所亚洲区董事总经理马泰斯·波特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荷兰的工业设计。马泰斯·波特先生首先解释了CQ这个名字的含义。它来源于英语词汇“创造商数”。 创造商数既要用脑,又要用心,设计就是创造商数的代表。马泰斯·波特先生介绍说,CQ工业设计事务所总共有两个办事处,一个在荷兰,称为CQ局,另外一个在中国广州,称为CQ工作室。荷兰的事务所主要着重于概念设计,而在中国的工作室主要强调工程以及亚洲事务所和荷兰事务所之间的沟通。CQ工业设计事务所与全球许多设计研发中心都有合作,和大学也有一些合作,服务对象主要是西方的一些品牌,还有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品牌,也包括亚洲OEM制作品牌;西方品牌设计占到50%,亚洲和中国占10%,OEM占40%。马泰斯·波特先生接着介绍了荷兰的工业设计,并概括了荷兰工业设计的特点:1、简洁性;2、功能性;3、可持续性;4、实用性;5、商业性。马泰斯·波特先生还简要概括了荷兰工业设计与美国、德国工业设计的差异。最后他展望了设计的未来发展,认为设计永远不会停止。像CQ事务所这样的企业,有很多设计工作室已实现全球化。他们从中国同行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期望将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企业可以走出去,到国际上感受一下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设计需求。荷兰在过去二十多年当中,工业设计已得到一定的认可,工业设计的作用日趋明显。他还认为,要重视高等教育,因为文化通常和产业是结合起来的,高等教育也可以为技术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就可以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要扩大中国和亚洲工业设计的需求,当然需要中国的设计产业来推动,中国的设计师了解中国的设计产品,对市场、对整个文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希望我们可以强强结合,取得一定的成就。信息通讯技术的加强,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的设计师数量也在逐渐增大,这些都是中国设计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从自己跟深圳多年的合作中得出结论:深圳做为“设计之都”名副其实。他指出,除了大家都已经知道的深圳所拥有的设计优势之外,深圳市政府对设计的重视、深圳市政府对设计师的尊重,在中国没有其他城市可以比得上。比如前几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标志发布,标志的评审是以设计师为主组成的评审团评审出来的,深圳市政府尊重设计师评委会做出的决定,最终选用了评委会评出来的标志。而且在评审大会上,是由设计师上台讲自己的创意、理念,并在发布仪式上宣传设计师。在对深圳设计的发展和成就表示钦佩之后,王敏教授介绍了“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的概况。

            西班牙巴塞罗那Elisava设计学院Xavier Costa教授介绍了巴塞罗那的现代设计历程和创新成果。他指出:设计在巴塞罗那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几百年中,设计是促进巴塞罗那产生创造力的推动力。大约一百年前,巴塞罗那开展了总体设计,比较著名的设计师有高迪以及和他同期的设计师。在总体设计方面所做的设计包括产品整合、室内设计、建筑和艺术。1929年前后,有很多欧洲知名的设计师来到巴塞罗那工作,因为设计不是一种当地的产品,它需要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当时的设计把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设计代表作有巴塞罗那椅、蝴蝶椅等。在2000年巴塞罗那举行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设计年”。当时巴塞罗那的民众对设计的热情高涨。这一年设计的标志是曲别针。这款设计非常简洁,但表达出很强的功效,既经济又实用,而且看起来非常漂亮。“设计年”最重要的就是为大家提供了交流机会,了解设计的重要性。Xavier Costa教授还介绍了巴塞罗那当代中青年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并阐释了巴塞罗那作为一个创意设计之都的一些重要元素。巴塞罗那之所以在设计方面著名,是因为整个城市充满了创造和创新能力,这得益于巴塞罗那设计产业的发展,还有巴塞罗那许多设计专业人士组成的设计网络,以及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校培养的未来设计大师。当然所有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文化,设计文化是指大众对于设计的接受和欣赏能力。这些元素也是巴塞罗那成为“设计之都”的重要推动作用,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发展设计的城市,这些因素都是极为重要的。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从时代命题、基本路径和城市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发展设计产业”的主题。他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对于促进制造业升级、把握文化创意产业机遇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设计产业需要构建文化整体战略,建立从基础研发到品牌推广的产业链,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等配套的服务机制,培育文化环境和文化消费市场,实现技术、艺术等文化整体的实力提升;城市是设计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实力、创造文化品牌、推进设计产业,才能实现经济文化新的振兴。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创意设计工程高级导师Ashley Hall介绍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展示了学生的设计项目,以及他自己设计的椅子系列。他还分析了全球家具发展趋势以及深圳未来作为创新之都的前景。为了能够成功地培养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学生,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研发出一种非线性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会告诉学生怎么去设计,而是通过课程和经验介绍,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设计理念。因为只有当学生有着不同的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创新才会产生,所以要尽量保持学科教学模式的差异性。Ashley Hall还介绍了他们的一个项目——“走出去”。他认为, 在这个项目当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文化转移。必须要考虑在项目当中需要转移多少文化成分。如果涵盖的文化成分太多,那么设计出的产品有可能会很难理解;如果涵盖的文化成分太少,那么它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无法与市场上其他商品竞争。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他们创造出了文化的平衡。Ashley Hall在对深圳和伦敦的设计发展的比较中认为:虽然伦敦一直被称作“创意之都”,但实际上伦敦做得还远远不够,因为伦敦经济过于中央计划,有太多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如果说伦敦在设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则是一些混乱、复杂性的结合,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为伦敦设计师分享观点和激发自己的想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Ashley Hall说他的工作室坐落在伦敦的哈特尼。这个地区有110多种语言,居住着大约超过50万设计师和艺术家,但同时它也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从全球都可以看到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通常都是从贫穷地区走出来的,所以如果要想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就要考虑这些贫穷的城市。 深圳长期以来都被称作是全球制造业中心,而且它已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的称号,建议深圳下一个目标是建立“创新之都”。建议考虑一些模糊边界的设计,把一些不寻常的东西结合起来,关注城市比较贫穷的地区,尽量保持多学科的融合,因为创新来自于内部。

            日本著名设计师黑川雅之先生从素材、群体、破绽、气场、偶然、沉默、暧昧、原型八个方面论述了设计之中的人与物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事物强烈的、有冲击力的存在感,就是设计的原点。他的设计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素材特殊的钟爱以及珍惜,并会把材料真正的质感尽量表现得完美和淋漓尽致。黑川雅之先生说他的构思是先喜欢上某些材料,然后考虑根据这些材料能做成什么。黑川雅之认为,“群体性”就是每一个具有个性的零部件的组合,变成一个和谐的大环境。破绽是和“死亡”有关的概念,有生命的东西,只有当它生命消亡时我们才能感觉到它真正的美。玻璃制品很美,但很易碎,正因为易碎,我们才万分珍惜它。“偶然”不是由人们的策划和企划的意志所决定的,我们要尊重偶然,日常生活当中也要经常更换自己的想法。“沉默”指设计作品当中的沉默感,从中能感觉到东方设计和理念中回归原点的意思。中国是有着非常灿烂文化的大国和古国,也需要有一个寻找和回归原点的过程。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吴洪教授从“比较世界六大设计之都”、“深圳的城市发展与沿革”、“文化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欧美文化看现代文化的特征”、“深圳在建立创新型社会历史转折期的文化发展策略”、“设计之都建设的理性思考与整体战略”六个部分阐述了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文化策略。通过纵向历史上各个阶段和横向与其他设计之都的对比分析,提出创造新文化、品牌文化、时尚文化是深圳“设计之都”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教授、著名服装品牌Burberry前设计总监John Hopkins先生介绍了当代服装设计中时装画的地位。他指出,服装插画在文化革新和服装视觉语言当中一直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John Hopkins先生简要介绍了服装插画的历史背景,并重点介绍了服装插画史上几个著名的设计师的作品、风格特点,及其对服装设计发展的贡献。他介绍说,在目前这个数字摄影如此普及的时代,插画设计对于有购买能力的名流人士充满吸引力,为提高服装产品附加值发挥重要作用。John Hopkins先生指出,在与时装插画师的几次合作当中,我们看到服装插画可以通过体现产品和同类产品之间的不同之处,增强产品的视觉价值,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如今每一季各种服装店的设计琳琅满目,展现差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薛义教授从如何架构从“普通学生”向“设计师”的转变、南开大学“设计主导教学体系”的内容与方法、南开大学“设计之源”课程举要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的思考。薛义教授介绍说,通过设计主导课程的实践,强调设计为课程的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其中“设计之源”部分突破了传统以造型艺术和三大构成或装饰类等课程为主体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快速进入设计状态,并能全方位地感知形式和设计的内涵。在创新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在人文,特别在自然中发现元素的构成法则,探索掌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优秀的设计又回归于自然的科学境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创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鲁晓波教授的演讲“价值、体验与设计创新”通过具体设计实例探讨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他阐述说,价值的哲学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功效。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社会共同持续发展和完善。这是我们最终的价值。今天的设计,太多地沦为商业工具。我们要反思、回到设计的原点。我们要创造价值,我们要通过设计,减少、消除事物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负面意义,充分发挥和利用世界万物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即创造价值,以此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师应该致力于这样一种目标,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缺乏价值,设计创新往往成为技术、市场推广的工具。体验设计有很多特性,如故事性、游戏化、娱乐性等。今天有很多设计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体验引导消费者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产生感悟。工业设计原来强调造型、交互,信息时代则越来越强调认知、体验和交互,越来越强调非物质。未来的技术非常可怕,设计师的责任是要用人文来引领科技,创造真正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的价值,否则未来机器人就有可能替代人类。

            12月3日下午,与会的国内外嘉宾和深圳本市的设计师按设计专业分组讨论,涵盖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如果说前两天的大会发言、演讲的题目较为宏观和综合,专业分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则更为具体、深入。分组讨论由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各系主任主持,采取专家、设计师演讲、听众提问、自由发言等互动方式进行研讨,力求拓展研讨范围,开阔专业视野,增进与会者对现代设计各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探索和深入专业研究寻找契机和方向。

            作为“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设计邀请展是对设计论坛议题的精彩诠释。设计邀请展着重突出国际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国内外各院校师生们的作品从各自的视角展现在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展示设计对于都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展现中外艺术设计学子的新颖创意及超前理念。国内院校的展品全面展示了中国当前设计教育的最新成果。此次设计邀请展的受邀国外院校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西班牙巴塞罗那艾里萨瓦设计学院、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国内院校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30余所院校。

            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是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后的首次设计学术大会。无论在论坛档次、展览规模还是学术水平方面,在国内都堪称首屈一指。本次论坛和展览做为中国设计之都的首次学术亮相必将进一步促进深圳乃至中国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理论思考和设计探索,推动设计产业的全面加速发展,明确深圳建设“设计之都”的发展方向,加快深圳“设计之都”的建设步伐,并对中国的设计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论坛和展览活动结束后,组委会还将公开出版《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作品集》和《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文集》,以便扩大和延续论坛和展览的影响力,巩固研讨成果,为保证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1. 艺术评论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68(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