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资讯
      • 70件李可染写生及创作精品,一次看个够

        分享到:
        作者:赵雨桐 申佳玉来源:美术报2024-04-13 08:33:28

          李可染 德累斯顿暮色 53.5×44cm 1957年 水墨纸本

          “我常说,人离开了大自然(包括社会),离开了传统,就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我希望大家认真读这两本书——大自然和传统。这是任何人永远也读不完的两本书。”

          ——李可染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北京画院主办的展览“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纪念展”于近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第六十二个展览项目,以李可染写生与创作之间的转换为研究对象,展出其早年山水创作、写生洞见、“李家山水”代表作等,探究其从“师古人”、“师造化”到“以我为主、对话自然”的艺术历程。

          20世纪50年代或许是李可染艺术生涯最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既是李可染从齐白石、黄宾虹引领的传统学习中转向师法造化的过渡,也是其个人山水画的风格图式建立的初始。今年,适逢李可染江南写生70周年,北京画院美术馆着重展出李可染写生及创作精品70件,以此向这位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重要艺术家致敬。

          李可染初入画坛之时,就凭借笔下传统中国山水颇受赞誉,后又走着简练、潇洒、飘逸的文人画路子。作为齐白石的弟子,白石老人曾为李可染作《五蟹图》并题:“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之书画可以横行矣。”李可染也很早就接触了西画,16岁考入上海美专,初涉西画,22岁考入杭州艺专研究生部,师从林风眠,专攻素描与油画。

          1946年,李可染收到徐悲鸿的邀请,来到北平艺专任职,教授中国画。新中国成立初期,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向中国画坛提出了展现新山河、新面貌、新成就的时代需求。而此时的中央美术学院已经取消了中国画系,李可染只能凭借着早年西画的基础在绘画系教授水彩课,中国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他不畏艰苦条件,无惧改革艰难,率先提出要深入生活和自然,重新挖掘中国画之源泉。并在1954年外出写生之前,专门请邓散木刻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以此表明他对变革中国山水画的决心。

          据介绍,此次展览试图再现李可染的写生创作路线,通过展陈设计与艺术作品的巧妙结合,邀请观众来一场浪漫的春日之旅,与李可染先生一起走进北京热闹非凡的颐和园、诗情画意的富春江、拨云见日的天都峰、回忆里的百草园、静谧温柔的重庆山城,以及屹立高耸的欧洲中古建筑,领略山河锦绣,感受艺术家对大自然所怀着的那颗火热、激昂的心。

          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1. 资讯分类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7(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