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摄影理论
  • 摄影理论
      • 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

        分享到:
        2009-09-17 13:51:42

          当下,在一些报社摄影记者正在成为仅仅发挥工具作用的“照相匠”。摄影记者成为“照相匠”,往往有着三类表现:一、成为文字记者的“手”。在一些报社文字记者指挥和调动摄影记者的情况很普遍,他们协作采访,但是,文字指挥摄影,往往在采访现场要拍场面或者要拍细节,有时甚至是要拍摄实证性的证物。二、成为编辑的“腿”。许多编辑有调动记者策划新闻的职权,于是他们会在反映环保主题的版面指定要有蓝天白云的图,而且还会加上一句,还要有几尾鸽子。反映城市建设的版面,就要高角度的立交桥,而且还要加上一句可以把车流拍虚才出效果。三、成为摄影工作室的“创作大师”。自从版面上有了“插图摄影”的需求以来,不少摄影记者钻进工作室,设计构思后期修补调试,完全变成了一门心思创作大师。

          作家韩少功在一篇序中说:“一般的照相不是摄影,因为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者的镜头分泌着感觉、情感、思想以及价值判断,是一种透出了脉搏和体温的视觉语言。”我觉得这话也适合说给摄影记者。因为报纸除却是一张新闻纸之外,其实还是一张观点纸、人文纸。报纸上所有信息不仅在告诉我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和汲取的教训。所以,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文字记者也不是书记员。记者的报道背后,受众应能感受到记者的思考和趣味,无数记者的文化人格,共筑一张报纸的报格。

          摄影记者怎么做,才可以摆脱自己成为“照相匠”的尴尬?《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说过:“作为职业记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关注别人,而且必须从一些别人不曾注意的小事上发现预示社会进步,彰显人性的有深度的新闻。”

          从常规中发现意外,定格它,揭示它的意义。

          如果说《小平你好》在场的记者王东、贺延光、王文澜等多人都拍到了,那么《民主的进程》则被《经济日报》记者邓维称为自己“不能原谅的失职”!那是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行多项表决时,他凭以往经验早走了五分钟,误掉了后来被第一次上会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拍到的《民主的进程》,这也是当天乃至整个会议期间影响最大的新闻之一。邓维说,此事“不是失误,是失职,是最不能原谅的”,后来他还“抡圆了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许多经典新闻照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新闻一定要抓住意外。摄影记者很多时候让我们失望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出人意料。而新闻最大的魅力就是谁也想不到接下来会出什么事,会有什么插曲,会有什么意外的故事发生。因为有太多记者疏忽麻痹,所以1981年3月3日下午2点25分,美国总统里根走出华盛顿希尔顿饭店,突然遭到一名叫欣克利的枪手袭击,凶手在1.9秒内向总统连开六枪,包括里根总统在内的四个人应声倒地。美联社摄影记者罗恩·埃德蒙兹第一时间成功记录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从欣克利突然开枪到里根总统被保安推进汽车、凶手被制服,埃德蒙兹一下子连拍五张照片。由于这张全程记录了生死瞬间的照片,埃德蒙兹获得1982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同时在场的玛格南记者萨尔加多也因为出手神速,拍摄到了刺杀的照片,据说用稿酬在巴黎购置了别墅。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摄影记者的工作更是如此!

          来源:网络

    1. 摄影知识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72(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