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网
<登录>
<注册>
收藏本站
|
加为首页
首页
资讯
展览
名家
欣赏
知识
评论
访谈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收藏新闻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新闻快讯
展会活动
全部展览
展览预告
正在展览
展览回顾
广告
汽车
生活
夜景
运动
宠物
观念
采风
商业
纪实
生态
风景
人像
摄影知识
摄影技法
摄影理论
摄影史论
综合评论
市场评论
展览评论
作品评论
个人文论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
爱图仕News|爱图仕荣获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
●
Saramonic枫笛K9重磅发布:双通道数字UHF无线音频系统...
●
当蜷川实花遇见小红书:一场关于“新”的春日觉醒
●
STORM XT52等3个产品斩获NAB年度产品奖
●
亮度超过6K镝灯,爱图仕STORM XT52已现世
●
伊犁冬季旅游手机摄影大赛投稿圆满收官 全民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
2025三亚玫瑰文化节盛大开幕 以浪漫点亮自贸港文化新名片
●
《四代徕兹家族的经营传奇(1869–1986年)》全球发售
●
以时光为镜,照见文明的传承——《布达拉宫》第二季圆满收官
●
美图云修7.0版本上线,修图效率跃升79%
●
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圆满收官,索尼倾情助力影像科技点燃体育激情
●
vivo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启全民移动影像创作新篇章
>
首页
>
名人访谈
名人访谈
艺术家需要评论吗?--彭德、方力钧论辩录
“
|
2012/01/11
方力钧(以下简称方):对于艺术家,评论的作用很小,有时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彭德(以下简称彭):这是艺术家的看法。其实批评家有时会改变一个时代,比如俄国的别林斯基。 方:这是批评家的看法,艺术家不这样看。 彭:艺术家不这样看,一是拜物主义时代使得作为精神现象的批评贬值。由于艺术作品能卖钱,当代社会于是把它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评论不能物化,不能卖钱…… 方:这是因为评论是第二位的东西,不能同艺术作品相比。评论是艺术的附产品,它必须依靠作品说话,这决定了它的价值有限或没有价值。 彭:这类批评文章的确很常见,但不能包含所有的批...
详细
专访刘小东:无处还乡
“
|
2012/01/10
2010年,离家30年的刘小东回到了东北老家金城,以小镇的风光和生活作为背景,将他少年时代的八位朋友拉进了自己的作品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童年记忆中的小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少年时的朋友却还按照原先的生活状态在缓慢地生活着。 “我祖籍辽宁丹东,出生在上海,在贵阳长大,后来去了武汉,现在户口又落在了河北,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导演王小帅说:“看完《金城小子》这个片子,我很羡慕小东。不管怎样,金城,他的那些穿开裆裤的朋友还在那里,父母在那里,他是一个有家乡感的人。” 王小帅的同学,画家刘小东笑而不语。 5月21日,在《外滩画报》和民生现代美...
详细
陈锡山书法艺术研讨会——方家纵谈
2011/03/29
陈锡山书法艺术研讨会 ——方家纵谈 刘江(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教授) 书法本为实用,但随着时代的前进,书写工具的改良,书写者的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精神逐渐融汇于字里行间,使书法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陈锡山同志这次来杭州举办展览,作品多,书体全,功夫扎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从楷书来看,结体和用笔都讲究章法...
详细
翁承豪艺术研讨会
“
|
2011/03/29
主持人:吴文雄(常熟美术馆馆长) 翁承豪先生是我省德艺双馨的画家。今天,他的第一个专题画展、第一本画册和作品艺术研讨会在家乡常熟举办,是我们常熟美术馆的荣耀。 翁承豪先生经过三十年的艺术求索、锤炼、积累、创新,把大学所学的中国画融入于版画创作之中,给人以清新的美感。他长期以来潜心研究、长年埋头做学问,沉得住气,从画作的内容到题材、创作到处理、构图到造型,方法多样,把中西文化的融合,色彩和墨色、山水与建筑、浪漫与现实、传统与创新,作了完美结合,取得了可...
详细
关于“八五美术运动”的访谈:郭晓彦 & 舒群
“
|
2011/03/29
(一) 问:今年是8.5美术运动20周年。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专业杂志对此所做的一些记忆整理工作。我们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整个8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着巨大的变化,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当时的思想界、文学界都是非常活跃的一种状态。八五美术运动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文化氛围中出现的。所以你能不能先谈一下当时艺术界面临的整个社会背景? 答:好。就是说,艺术界当时和文学界或者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当时遭遇的情况是一致的。就当时的感觉来说,我觉得的确象一场巨变。 “85美术运动”出现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就当时艺术家的状态来看,...
详细
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何炬星访谈
“
|
2011/03/29
“目前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是既缺乏进步的方法,又没有长远的规划,在谋略上十分空洞,要么简单地把祖宗的伟大搬出来,要么把文化经济化、从上到下讲文化产业,国家体制内大多是旧的头脑,它的责任感在于维护狭小的当下利益,缺乏高明的文化谋略家为国家决策服务。” “如果把中国当代艺术比做一颗完整的大白菜的话,不论是希克、尤伦斯还是萨奇,毫无疑问他们拥有的只是合他们口味的其中一片叶子,这颗大白菜的根和心还在中国。” “中国一批艺术新闻记者式的史学家们正在严重地扰乱人们的视听,他们浮光掠影式的美术史一部部的出来,把本该深厚的中国当代...
详细
回顾2009年:美术界两会代表热议美术问题
“
|
2011/03/29
美术高校扩招热需降温 刘大为:美术高校扩招热需降温 伴随着报考美术专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一些艺术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艺术专业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立场出发,纷纷迈开了扩招步伐,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以近些年持续不断的艺术教育热潮来看,艺术教育扩招发展的速度令人吃惊:据专家测算,全国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总数大约占全国艺术类考生总数的80%;上世纪80年代,中央美院全校的本科生加研究生总共才180人,而今天8大美院的在校人数恐怕已经要“数以万计”了。扩招的热潮来源于考生报名的热潮,一个美术学院一年报名的考生有几万、十几万,这都是司空见惯的数字;一些非专业...
详细
佛门进出悲喜交加画家史国良还俗
“
|
2011/03/29
1995年遁入空门的画家史国良,今年9月“还俗”。后履行系列手续,进入文化部下属的国家画院任专业画家。本周,史国良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史国良1956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招考硕士专业研究生,他报考了中央美院,并被录取。曾师从黄胄、李可染、叶浅予等人。1980年从美院毕业后,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史国良移居北美,后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现为中国画坛人物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 记者:您何时有“还俗”的想法? 史国良:已经很久了。调到国家画院,这是个契机。作为文化部的直属单位,它...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末页
名人访谈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摄影名家
蔡红霞
孙甲平
王彤
王文澜
翁乃强
荣荣映里
缪晓春
刘立宏
黎朗
侯登科
最新资讯
1
徐青峰的水墨作品:抒放与隐谧
2
陈杰的《无有慰藉》摄影展将于杭州开幕
3
聚众家之长,行我之气象
4
美术书法摄影荟萃 致敬红旗渠通水60年
5
首届中国手机摄影大展聚焦“科技赋能艺术”
6
湖北乡村摄影潮走进大冶采风
7
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四川召开
8
玄裳绮梦——王晓卉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9
在中画幅摄影中“精显”神州气韵
10
桂花飘香:视觉盛宴,启迪心灵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大众文化网
画画世界
菏泽新理想学校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红心伟业
阿特艺术网
中国书画家网
曹州艺术网
中国摄影网-最大的摄影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WWW.5AIPAI.Com,All right
QQ:529512899
424753128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www,meishu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