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资讯
      • 傅抱石在金刚坡以笔为枪以画明志

        分享到:
        作者:郑学富来源:收藏快报2021-07-21 07:47:17

            (1/2)傅抱石《苏武牧羊图》

            (2/2)傅抱石《巴山夜雨》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画坛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抗战期间,他住在重庆金刚坡,从古代题材入手,泼墨言志,书写豪情,弘扬民族精神,鼓舞军民团结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傅抱石携全家返江西新余故里。1938年4月,他应国民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之邀,来到武汉参加第三厅的工作,开始投身于抗战洪流之中。

          1942年4月,皖南事变爆发一年后,郭沫若创作的五幕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公演。该剧通过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鞭挞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合作抗战的行径,唤起国民的战斗情绪,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机,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热血青年、爱国之士无不受到鼓舞和激励。时年38岁的傅抱石看完此剧后,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现在祖国大好河山被强盗肆意践踏,同胞家破人亡,全国军民共赴国难,而国民党顽固派还在与中共的抗日部队搞摩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屈原愤世嫉俗的孤高品性、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时时激励着他,给他灵感和激情。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深深触动了傅抱石,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他心潮澎湃,挥毫创作大幅国画《屈原行吟图》。他四易其稿,终于在同年7月完成大作。画屈原行吟于江滨即将投江之情景,将屈原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诗人气质刻画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画面上的江水烟波浩渺、波涛汹涌,加之风吹着芦苇、水草,更显江畔的荒凉,将气氛渲染得非常悲壮。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面庞清癯,面色憔悴,披着长发,眼窝深陷,神色悲愤抑郁,忧思重重地行走在散乱摇曳的草丛中,但是从翘着倔强刚直的胡须、伟岸深沉的身姿和飘荡在江风中的宽袖上,却又看出他的凛然正气和从容自若的神情,似乎在倾诉着满腔的忠贞和心愿,好像听到了他惊天地、泣鬼神的吟咏,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竟不能包容一颗爱国之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图中的屈原形象正如其《渔父》中五句诗文所描绘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表现了屈原慷慨豪迈的气概和矢志不渝的气节。体现了中国人物画塑形传神的最佳境界,堪称其历史人物画作的“铭心绝品”。傅抱石创作的《屈原行吟图》将屈原的高洁情操、嶙嶙傲骨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携带画卷找到郭沫若,请郭为画作题跋。郭沫若看后,心灵为之一振,称此画和历史剧《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妙,慨然于怀,文思泉涌,题写了38句五言长诗:“屈子是吾师,惜哉憔悴死。三户可亡秦,奈何不奋起。吁嗟怀与襄,父子皆萎靡。有国半华夏,筚路所经纪。终隳前代功,长遗后人耻。昔年在寿春,熊悍幽宫圮。铜器八百余,无计璧与珥。江淮富丽地,谈墓亦何侈。无怪昏庸人,难敌暴秦诡。生民复何辜,涂炭二千祀。斯文遭斫丧,焚坑相表里。向使王者明,屈子不谗毁。致君尧舜术,仁义为范轨。天下安有秦,遑论魏吾氏。呜呼一人亡,中国留污史。既见鹿为马,常惊朱变紫。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幸已有其一,不望有二矣。”颂扬了屈原的爱国情操,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诗书画交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被传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1943年9月,傅抱石创作出他的山水画代表作《巴山夜雨》,用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之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时在蜀中,诗人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尽旅人之感,表达了对亲朋深深的思念。傅抱石以其意入画,营造出天地一体、苍茫雄浑之概。画面中那重重的山峦,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雨中朦胧的夜色,层层叠叠的房舍,小径,酒肆,黎明前的灯光,这些都是傅抱石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此画作既写实又重景,将现实与思想融会贯通,有象征,有隐喻。他在题识中写道:“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昨日与时慧纵谈抗战后流徙之迹,因商量营此图为纪念。”傅抱石因受环境的触动,顿起作图纪念的激情,借抒发山水之神韵,托物言志,表达心中的感慨豪情,期盼抗战胜利,期待和平生活的到来。

          1943年11月21日,傅抱石与夫人罗时慧在金刚坡下咏读《楚辞》,当读到《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时,二人相对无言,此时,日军的铁蹄正肆意践踏沅水、澧水间的大好河山,心生痛恨外敌、苦念国土、心系黎庶之情,于是精心构思创作了《湘夫人图》。图中秋风瑟瑟、落叶飘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湘夫人默默地立于树下,端庄淑静,仪态万方。湘夫人本为传说中尧帝的女儿,后来人们将其认作湘水之神,加以尊崇。湘夫人之双目,画家先以淡墨勾勒,渐渐加深,形成多层次的墨色变化,深沉而又灵动的双眸跃然纸上,夺人心神。衣纹的线条自然流畅,绝无凝滞之感,既表现出人物的动态,又传达了人物的神韵。画的下部长题《湘夫人》全诗,并在题跋中说:“盖此是时强敌正张焰于沅澧之间。固相量写此,即撷首数语为图。至夫人服饰种种,则损益顾恺之《女箴史》。中土墨宝,固莫于是云。”次年11月,郭沫若53岁寿辰,傅抱石携此画为其祝寿,因深得同时祝寿的周恩来喜爱,遂相赠,郭沫若于画左题七绝二首:“沅湘今日蕙兰焚,别有奇忧罹此君。独立怆然谁可语?梧桐秋叶落纷纷。夫人矢志离湘水,叱咤风雷感屈平。莫道婵娟空太息,献身慷慨赴幽并。恩来兄以十一月十日,由延安飞渝。十六日适为余五十三初度之辰,友好多来乡居小集。抱石、可染诸兄出展其近制。恩来兄征得此《湘夫人图》,将携回陕北。余思湘境已沦陷,湘夫人自必以能参加游击战为庆幸矣。”既表达出对日寇罪行的愤慨,又将湘夫人比作慷慨献身的巾帼英雄,点明了画家为湘夫人画像的良苦初衷。

          1943年12月,傅抱石创作《苏武牧羊图》,纵62、横84.8厘米。西汉时期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奉命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在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不料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任凭威逼利诱,苏武坚贞不屈。单于将他放逐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才可释放他。企图以残酷的生存环境动摇他的爱国信念。尽管天寒地冻,食不果腹,但苏武始终紧握汉节(汉朝发给使臣的符节),坐卧起行不离其身,节旄尽落,不易其志。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年(前81),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画面定格在汉朝将领前来迎接苏武归国的一幕:群羊之间,须眉染白的苏武手执汉节傲然而立,双目向天,显示出坚毅深沉的性格;汉将鞠躬以示对前朝使节的敬重;匈奴官员或注目审视,或交头接耳,不禁钦佩苏武的铮铮铁骨。阴沉惨淡的天空,茫茫无际的雪地,都为这戏剧化的场面烘托了静穆庄严的气氛。《苏武牧羊图》赞扬了苏武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坚持抗战必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1944年9月,傅抱石又以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世纪名作《丽人行》。画的是杨贵妃一行夜间出外巡游的奢华场面。作者用泼墨写意的浓密树阴作背景,安排了五组37名人物,每组人物多有不同,并以不同的树木相隔,表现了作者的匠心。“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真远淑且真”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腐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形势的好转,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对国民党的独裁、腐败统治日益不满,要求民主的呼声愈发强烈。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不顾人民的疾苦而骄奢淫逸。傅抱石曾目睹国民党高官、贵妇、小姐出游重庆南温泉浩浩荡荡的队伍以及盛气凌人的骄横之气,他对这些奢靡浮华的现象深恶痛绝,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国民党的腐败予以揭露和抨击,作品中的所指是显而易见的。徐悲鸿赞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一语点出此画真谛。

          傅抱石在金刚坡住了近8年的时光,他以金刚坡的山水与风雨为素材灵感,创造了独特的技法“抱石皴”,创立了自己的画风。他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多选自历史人物或古典文学名著,注重人物内在气质的刻画,用笔洗练,力求神似。笔墨豪放潇洒、酣畅淋漓,情感强烈、真挚,画风雄健。形成了老辣中见潇洒、飘逸中寓深沉的艺术风格。抗战胜利后,傅抱石和全家随学校迁回南京。在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前夕,傅抱石趁疏散人口的机会,携全家离开南京,回到了南昌。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开始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1. 资讯分类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63(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3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