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资讯
      • 如鼠家珍报春来

        分享到:
        作者:杨泓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01-20 00:12:19

            (1/12)生肖鼠(农民画) 41×41厘米 2015 年 姜易寒 黑龙江省美术馆藏

            (2/12)生肖贺年(版画) 16.6×9.4厘米 赵延年 浙江美术馆藏

            (3/12)松鼠(雕塑) 2×8×4.5厘米 王合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4/12)老鼠顶灯(陶) 36×16厘米 东汉 宁夏博物馆藏

            (5/12)方形十二生肖——鼠(剪纸) 11.5×11.5厘米 1996年 张朗 湖北美术馆藏

            (6/12)张飞捉老鼠 大眼瞪小眼 (国画) 46×34.5厘米 1993年 赵延年 中国美术馆藏

            (7/12)小老鼠偷油(农民画) 王文吉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8/12)花鸟(国画) 153×41厘米 清 程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9/12)老鼠嫁女 (洛川毛麻绣 ) 99×69厘米 陕西美术博物馆藏

            (10/12)十二生肖·鼠(剪纸) 齐秀花 浙江美术馆藏

            (11/12) 十二属图之墨鼠(国画) 68.5×34厘米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12/12)老鼠的婚礼(漆画) 90×240厘米 2011年 阮诗梅(越南)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编者按:农历鼠年即将来临,作为十二生肖之首,预示新的轮回。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象,历代经典美术作品中,不乏以鼠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如今已成为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典藏。另一方面,在民间艺术中,鼠也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角色,泥塑、剪纸等艺术呈现形态不一而足。本版刊发解析鼠文化以及美术图景里的鼠形象的文章,配发各类鼠题材美术作品,与读者共度艺术的新春。

          又是新春,中国农历进入庚子年。

          在中国古代,至迟到汉朝,已将十二辰以十二种动物来表征。后汉人王充所著《论衡》一书的《物势篇》中,已记明“子,鼠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今年,正是鼠年。

          古代鼠类的遗骸,在各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常有发现。战国时洛阳的周人食鼠,将未腊过的鼠肉称为“璞”,并在市场售卖。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妻窦绾墓中,南耳室放的一件有盖的陶壶中储藏的整鼠骨达百只,有社鼠、褐家鼠和大仓鼠三种,可能是作为食品随葬的。在汉代还以鼠入药,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有帛书《五十二病方》,在治“诸伤”的药方中,有以鼢鼠入药的记录。鼢鼠即鼹鼠,《名医别录》云其:“味咸,无毒,主治疽、诸瘘蚀恶疮、阴、烂疮。”正与上述西汉帛书医方相同。

          中国古代文物中,十二辰(或十二时),常以十二种动物来表现,也就是俗称的十二生肖,至少在汉代已流行。最初这十二生肖都是写实的动物形貌。在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墓室内上栏所绘十二辰壁画图像中就有鼠,惜至今仅有少许残迹。隋朝时流行的十二生肖纹青铜镜,环绕镜钮外区的装饰纹带内分布着十二生肖的图像,“子”就是尖吻长尾的老鼠。

          隋唐时期,墓中放置的十二生肖俑,由写实的动物形貌,转为富于浪漫色彩的拟人化造型,成为身穿袍服的人的躯体,生有动物的头颅。其中的“子”俑,就是鼠首人躯或拱手直立,或正襟端坐,但那尖吻细目小耳的鼠头,令人看后总感到滑稽可笑。到宋辽时期,十二辰俑或仍依隋唐旧制,兽首人躯,但由于江西制瓷业发达,故十二辰俑有瓷制的。

          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图像,随着唐文化的向外传播而移植海外,在日本正仓院宝物中,就藏有麻布上绘的十二辰图像,是圣武天皇葬仪所用的幕布,仿自唐朝的十二时帽额,惜仅存残片,其中子鼠图像已缺失。在朝鲜半岛古代新罗时期的墓中,也出土有兽首袍服人躯的十二时俑,有陶制的,也有石雕的,形貌模拟唐朝的十二时俑。新罗金庾信墓的子鼠像,曾在1983年被韩国选用作子年邮票的图案。由十二生肖图形的传播,反映出古代中国和日本、朝鲜半岛诸古国间密切的文化交往。

          鼠也是中国古代画家创作的题材,明清画家常有绘鼠佳作。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宗朱瞻基作于宣德丁未年(1427年)的《苦瓜鼠图》,绘出一鼠长尾曳地,昂首回顾悬垂的苦瓜,笔墨精细,颇为传神。明清画家如八大山人、赵之谦等,亦有鼠画传世。近世白石老人曾以鼠为题材绘册页,墨鼠神态各异,特别以其中墨鼠攀附秤钩的一幅,旁题“自称”,构思奇巧,极富情趣。

          老鼠也是民间美术喜用的题材,特别是年画和剪纸。鲁迅先生回忆儿时生活,记得床前曾贴有两张花纸,一张是“八戒招赘”,另一张则是“老鼠成亲”,他认为后一张“却可爱,自新郎、新娘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描述老鼠取亲热闹场景的年画,流行甚广,几乎在山东、河北、江苏、湖南各地的传统木刻施彩年画中,都可以寻见,表明这一题材为人民所喜爱,因而经久不衰。

          在中国古代,又常以见到“白鼠”为祥瑞之兆。在南朝人撰写的史书中,例如梁代沈约撰《宋书·符瑞志》和萧子显撰《南齐书·祥瑞志》,都有不少关于获“白鼠”的记载,视为国家祥瑞的征兆。所以我们期望已经来临的鼠年,将为全中国的同胞和居住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带来吉祥、和平与幸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1. 资讯分类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76(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