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资讯
      • 当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摄影棚……

        分享到:
        作者:于帆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12-05 00:30:44

          作为艺术、技术和商业的结合体,电影从诞生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的广泛应用,影片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影片放映设备也日益依赖科学技术;反过来,电影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在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与科技的融合促进关系愈加被业界重视,科技如何变革电影工业?电影工业又给科技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灵感?11月29日,国家电影智库、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路径专项调研”课题组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电影智库沙龙,邀请科技界与电影界从业者围绕“中国电影科技与工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影视对科普的价值,怎么说都不为过。”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说,很多人走上科研道路是受到科幻作品尤其是科幻电影的影响。他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影片之所以成功,除了电影艺术方面的成就之外,也与影片引入了古生物学的新发现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触发了电影人的灵感,譬如想象恐龙复活,进而以此为主题进行电影创作。”


          在周忠和看来,电影内容与科学元素的联系日益紧密,比如动画电影《冰河世纪》就出现了不少地质学、生命科学的知识。“冷门的古生物学也可以为电影创作提供素材、题材与灵感。”他认为目前国内科学和电影创作的交融相对薄弱,希望今后业界对此加以重视,推动科技界与电影界的交流互动,让科技与电影碰出火花,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


          从观众的角度而言,能丰富观影体验的除了熟知已久的3D,还有近年流行的VR新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旭昆认为,虚拟现实的思想并非现在才有,中国经典动画片《神笔马良》中,马良画水水会流,画马马会跑,就体现了人和艺术的交互功能,这也是虚拟现实的主要特征之一。沈旭昆表示,虚拟现实与影像技术关系日益密切,对电影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手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中国科研力量不断强大,需要更重视从技术领域到艺术领域的转化,相信虚拟现实技术在未来影视产业中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场交流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当促进中国电影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让实验室的科学技术更多地成为电影的内容以及技术支撑,同时借助电影的力量促进科学文化的广泛传播。技术不应该停留在实验室,科研成果可与电影相结合,发挥更多样的作用,电影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将有力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提升。


          “科技力量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电影产业发展。作为电影产业的一线工作者,我们非常希望技术专家和科学家能够加入电影行业。”真鉴影业董事长、宁夏电影集团艺术总监杨真鉴认为,中国电影产业仍处于后手工业阶段和前工业阶段,发展更多依赖个人才华,很少有从业者意识到技术和产业本身对电影的巨大影响。“过去都说,要用艺术给别的行业和门类插上想象的翅膀,现在应该说,用技术给艺术插上想象的翅膀。”


    1. 资讯分类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7(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7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