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资讯
      • 党旗飘扬笔墨添彩——著名书法家王兰亮,献礼十九大专题报道

        分享到:
        作者:库天柱2017-10-20 10:25:22

          王兰亮,笔名·斋号:敬砚堂,字若竹。中共党员,出身行伍,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艺术创作院理事,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毛泽东书法研究会执行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展览出版部委员、高级院士,泰安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泰山《金刚经》书法研究会会长,泰山区书协副主席,东尊文化馆馆长,济南德盛书画院副院长。

          王兰亮1965年出生在山东安丘,受家庭影响,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师承中国著名书法家岳石、顾亚龙,从唐楷入手,对柳体、颜体、欧体、褚体等碑帖进行了反复地临摹,刻苦砥砺,勤奋不辍,得到多位知名书法家指点,尤擅楷书、行草等。

          近年来先后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发表书作,其作品先后荣获首届中韩孔子文化书法展金奖;庆祝党的十八大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三等奖;“中国书画家三六五作品展”银奖;入展山东省第七届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王羲之书法艺术(行草)大展,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开幕展;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泰山碑”书画大赛铜奖,入编《纪念张伯驹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和国宝展作品集》,多幅作品被人民艺术家协会、各艺术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诗 意 人 生

          ——书法家王兰亮印象

          初见王兰亮老师,偶然亦必然。

          暮春中午,阳光灿烂。远远望见他只见白白的衬衫,朗朗的仪表,静静伫立街角。见到我,他笑意闪现,眉宇间不经意流露出一抹坚定。

          遇见他,便结识了书法,走进书法,便走近了他的精神世界,也影射出他的人格魅力。同为书画爱好者,交往起来就比较投缘,也多了志同道合而来的惺惺相惜之意。

          相识就是这样美丽,如同一首婉转的歌,流淌进心里,带着种种感动,化作句句珍惜。倥偬岁月,时光荏苒,相识已四年有余。时间在行进,友情在深固,书法的幽深与他的人格魅力也愈发彰显。

          书法,心之画。人生,心之路。

          美好的人生,缘于人的本性及修炼。初见王老师的书法作品,不仅眼前一亮,顿生赞叹。他的书法有坚拔的骨骼,俊美的轮廓和丰满的品貌,有疏密,有揖让,有动势,有跌宕,如翩翩舞姿,串串音符,不仅能见其态,还能闻其声,让人叹为观止。他见我如此喜爱他的书法,又觉我对他的作品能有如此评论,便由衷的欣悦起来,邀我共进了午餐。席间的他论及书法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我于书法于他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此后的快乐交往也缘于这次席间的谈话。

          他说书法练习,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通过用笔结构,章法以及书写的内容,来寄托书者的情感与思想。一幅书法作品中包含着动与静,刚与柔,舒与敛,虚与实等阴阳对立的统一。写字不仅要追求字体外形的美观,更要追求内涵的美满。谈到行笔时,他就用手指蘸着茶杯里的水在餐桌上写一些字型让我能更容易理解他讲的这些关于书法的“秘诀”。边蘸水演示边跟我讲解写字时要“心手达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到作品中去,使得观赏者可通过书法作品,看到书者的精神境界,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书者的性情、内涵与情感变化。字是练出来的,但书法不是,书法是书法家用学习与领悟得来的道行,是生活的用心潜入,超然脱俗的心灵表象,所以字求漂亮,书法却求精神。

          书法要注入,生活的注入,性情的注入以及信息交流的注入。注入了这些元素的书法就是血肉之躯,是立起来的鲜活生命。好茶味淡,喝起来不涩;好书法其实味亦淡。老话云“书品即人品”,书家淡泊,不求闻达,其书表现出来的是不媚,不求,气定神闲,云淡天高之景致跃然纸上。书品,人品,一脉相承,是不是?

          通过席间的一番交流,我对王老师的人品越加的佩服。基于对书法的喜爱和对他的仰视,我便更多的与他交往起来,也断断续续的把他跟我谈书法的“秘诀”和心得整理下来写进我的微博以督促自己练字并启迪人生。

          用他的话说,美好的书法缘于书者的技巧与性灵。书者兴之所至悬笔蘸墨后,在洁白的宣纸上挥出原始、纯粹、跳跃的线条,笔握手中,心在律动,情在起伏,线条便产生顺与逆、流与驻、润与燥、疾与涩、直与旋、相与背等不同情感的境界。“形其哀乐、达其情性”的艺术品跃然纸上,使人悦目、慰藉、思考、震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王老师生活经历与书法造诣的真实写照。我练字稍一懈怠,他便耐心的提醒我要坚持到底。如他说,书法很枯燥,一笔一墨一纸一砚,除了白是黑,除了黑是白,用笔千古不易,有人望而却步,浅尝辄止;书法又很丰富,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正草继篆隶,苏黄复米蔡,结字因人而异,有人乐而忘返,孜孜终日。他信“书者,舒也”之说,但又调侃他只是雅玩而已,四十年不辍,四十年不溺,雅兴忽来,香豆下酒,挥毫泼墨,幸福人生!

          他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中国古典文学潜心研读,从中悟出很多对生活真谛的感悟。文化的涵养让他胸中万壑尽显笔端,他的金刚经体古拙沉静又遒劲矫然;行草书如流苏悬羽又似龙腾于川。透过他的书法作品,我们能看到他体内那种俊逸的风骨与坚韧的人文精神,一种自然、本质的书写与心性之韵的流淌。他的作品,每一幅都凝聚着他的心绪意念与审美理想的巧妙结合,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同时,无形中也陶冶了观者的思想与情操并赋予一种向上的生命力。

          王老师对书法也有独到、精准的理解,在谈到行笔落墨的法则时,他的讲解既新颖深刻又诗意缱绻,我总结写下,以供书法爱好者品味借鉴。

          点:似从悬崖绝壁掉下来的一块石头,砸在如弦的目光上,从心里发出一声惊叹。横:似一根坚韧的扁担,从甲骨文到现代,挑起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撇:似风中飘落的那一片竹叶,飞入诗文的意境。捺:似想用这把刀砍断人性里的劣根,嫁接文明,美化世界。竖:似一枚理疗针刺在文字的内涵里,于是汉字开始说话。钩:似挂些鱼饵丢进水里,钓起几尾鲜活的灵感。折:似有力的胳膊筑成了汉字温柔的港湾,一靠就是几千年。

          一管如云的飘柔,轻点无边的刚毅和苍劲,江山入韵,个性为锋,悬腕起伏里让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在浓墨处留白,个性的认识与情感的宣泄和心性的抒发游历于笔端,点缀着茫茫人生。在那一片浓郁的墨色里,我真切的体会到了王兰亮这样一位书法大家的生活底蕴与文化修养。

          “近墨者黑。”跟着这样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习字论书,不觉间自己也能舞文弄墨雅兴一把了。当我铺开宣纸,握起毛笔,开始从临摹到创作,尽情地挥毫时;当我从诗词歌赋中体会人生,陶冶情感,吸取艺术营养时;当我从杂念丛生的现实环境中超脱出来,进入不浮不躁的凝神写字时,我便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王老师那“谤来不戚、誉至不喜、睹贵不誉、居贱不耻”的厚积薄发与超然脱俗。要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还要善于发现,在求索中前进,不仅是书法,任何艺术都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之树常青,才能在笔墨游戏中,“玩”出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来!

          在特有的书法魅力牵引下,在这样一片清新广阔的书法天地里,与王兰亮老师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一起学习切磋,谈诗论字,纵笔驰骋书写人生,算是人生的乐事吧!

          【文/库天柱】

    1. 资讯分类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0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