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摄影理论
  • 摄影理论
      • 夜间摄影

        分享到:
        2010-01-21 14:44:10

          这是我在台大摄影社讲课时所用的讲义,提供给大家作参考。
          前言
          这堂课虽名为夜间摄影,但内容对于静态景物而言,包含所有需长时间曝光的摄影;对于动态景观与人物而言,包含在微弱光源下之写实与记录摄影。因此,比较适切的说法,应称为「微光摄影」。摄影本身是底片上的感光乳剂受光产生变化的结果,所以不论现场多么黑暗,一定要有光(不一定为可见光),否则无法在底片上成像。
          我们都知道,感光度高的软片相较于感度低的软片,一般而言其粒子较粗、反差较低、色彩较不饱和、解像力较差,因此影像品质不佳。既然主体是静态的,那么何不采用高品质的中低感度软片,以求得粒子细腻、色彩饱和的照片呢?因此,在微弱光源下拍摄静态景物,大多利用长时间曝光。长时间曝光对于构图、测光、软片的选择与冲洗的影响,就是我们要注意的重点。
          (一)夜间摄影的特点
          我们为什么要晚上拍,为什么不白天拍?晚上拍和白天拍有什么不一样?晚上拍有些什么好处?我们必须先了解夜间摄影有什么独特处与优点,在拍照时才能善加利用其特点来营造与众不同的作品。
          白天由于雾气或车辆排放废气导致空气污染,甚或夏日空气受热扰动的结果,对于距离稍微远一点的景物,常常觉得有些模糊,好似披上一层白纱一般,尤其身处于台北市更是如此。夜间空气污染等所造成的效应较低,影响较小,可被忽略。
          白天拍照常受天候影响,在阴雨的日子里拍照常需考虑许多问题,如色温、反差等;而夜间摄影对于阴天并不受影响,雨天则更是拍照的好时机。因此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心情、不懒惰,都可以拍摄。
          摄影是减法的习题,在夜间对于主体往往更能够去芜存菁,因为我们不想要的,就不要让它受光就好了。
          由于长时间曝光的关系,在曝光期间我们更可从容不迫地对照片动许多手脚,如局部加减光、闪光灯补光等,甚至主动地利用光源营造画面,因此,创作的空间更广大。这点为与日间摄影相较时最大的优点。
          由于晚上景物之背景或不受光处较为黑暗或全黑,不论在拍照时使用重覆曝光装置,或拍负片在印相时底片重覆叠放照片,都将更为容易。
          当然,晚上拍摄时由于光线不足,不易引人注意侧目,比较不会不好意思;而且由于必须使用三角架,不像白天偷懒不用,因此照片往往较少有振动模糊的问题。
          (二)器材装备
          机身:不论MF或AF相机,都必须具备B快门,否则在拍摄时会有极大的限制。测光方式最好内藏局部或点测光(Spotmeter)功能。该注意的是,电子快门相机当快门开启时,便一直在耗电;而机械快门除测光外并不耗用任何电能,因此电子相机在长时间曝光时,须额外准备电池,以备不时之需。还有,相机上状态显示面板最好有内藏照明,以求方便。
          镜头:各型焦距镜头皆可能使用到,变焦镜头可作特殊效果。另外,镀膜镜头可有效减低光斑问题,值得注意。
          快门线:使用B快门时,一方面未免手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挚时产生振动;另一方面快门线按下後可卡住,使得我们作数分钟至数小时的长时间曝光时手不必一直按著。此外,白天拍摄时亦可使用,可避免按下快门那一刹那对相机所产生的振动。由此可知,快门线是不可或缺之物。快门线有机械式与电子式的,机械式快门线较便宜、不易损坏且完全不耗相机里的电源;电子式快门线较轻、振动减至最低、长度可较长,但只要快门开著,它就一直在耗用相机内的电池。
          三角架:这当然是必备物品,而且理论上是愈重愈好。不要小看晚上的风,太轻的三角架在曝光时间较长时,还会受到空中飞的笨蛾「误撞」或地上爬的小甲虫「误击」而产生轻微的振动。至于该带多重的脚架,请依自己的体力与天候状况求取一平衡点吧。
          点测光表:这项说了等于白说,因为多少人有能力买点测光表呢?不过目前有很多新式电子相机已含有局部测光功能,或者是换上长镜头使测光角度变狭(当然也较麻烦),或者是情况允许趋近目标测光。反正由于夜间光度的不平均,对某些局部部份测光往往是必要的。
          具微棱环之对焦屏:微棱环(Microprismcollar)是指对焦屏上圆形或环状如毛玻璃似的辅助对焦部份,它是对焦物所产生的双影重叠成单影时,即为对焦完成,从前裂像圈(Split-imagerangefinderspot)对焦未出现以前,对焦皆为双影重叠式的。现在流行的裂像式对焦在光线微弱的时候,往往半黑半亮极难使用,此时使用微棱环较无此问题。至于自动对焦相机,由于科技的发达,在很微弱的光线下也勉强可对焦。若暗到不可自动对焦(AF相机多半没有裂像式或微棱环对焦屏,须另外采购),只好用估计的,反正夜间摄影常用小光圈以获取大景深,只要主体落入景深范围即可。
          遮光罩:在不遮住画面的原则下,越长越好。夜间由于周遭常有许多光源,使用遮光罩可减轻光线经过镜头折射後,在底片上所产生的碍眼光斑。
          闪光灯与闪光灯延长线:不须为TTL式的,只要知道其GuideNumber即可。使用闪光灯时常常只用来当作辅助光源,而不做为主光源。另,延长线为必要,否则闪光灯几乎无用武之地。
          橡皮遮光眼罩:有碍光线自观景窗进入,会影响到相机内藏测光表的运作,而夜间摄影由于测光主体黑暗,所受影响更大,故须有效阻止光线进入观景窗。
          滤镜:夜间摄影除保护镜(Skylight或UV镜)与色温矫正滤镜外,很少用到滤镜,而保护镜也最好是多层膜(Multi-coated)镜片。其他型式的滤镜都是为了作特殊效果而使用,如星光镜、倒影镜与各色滤镜等等。我们应注意的是,要为创作而使用滤镜;不要为了使用滤镜而创作。
          其它所需配件还有暗袋、黑色卡纸、小手电筒、清洁用具、防雾用品、垂直观景器(RightAngleViewingAttachment)等,完全视需要与否而携带。
          (三)软片的选择
          就感光度而言:以选择中低感度软片为主,但一方面低感度软片,如ASA25,由于感光度低一级曝光时间增加一倍,对于长时间曝光来说时间增加一倍相差很多(还须计入互换不依定律所产生的效应则相差更多);另一方面现今的中感度软片,如ASA50,100,200等,品质都相当优异,因此我建议各位还是使用100度或50度的软片即可,不须使用25度软片与自己过不去。
          就正负片而言:大家都知道,正片色彩较负片丰富,但其宽容度较小,因此失败率较高;负片宽容度较大,失败率低,但在印相时往往无法自己控制(黑白软片可)。还有一项因素,正片对于大亮度比的表现比负片来得好,因此夜间景物的重现正片要较负片善于记录与表达,故我强烈建议大家采用正片来拍摄,还可训练大家测光的准确度。
          推荐软片:
          Kodak:
          Ektachrome64Prof.(EPR)、Ektachrome64XProf.(EPX)、Ektachrome100PlusProf.(EPP)
          Kodachrome64Prof.(PKR)、Ektar100(CX)、Ektar25Prof.(PHR)、KodakT-Max100(TMX)
          Fuji:
          Fujichrome50Prof.D(RFP)、Fujichrome100Prof.D(RDP)、FujichromeVelvia(RVP)、FujicolorReala(CS)
          Agfa:
          Agfachrome50RSProf.
          Ilford:
          IlfordPanF
          (四)取景构图
          由于光源与黑暗处反差相差大,因此画面上景物的相对位置给人的构图感更为明显。构图虽有许多原则,但首重平衡。一般归纳出来常用构图形式皆适合,如井字构图、三角构图、S型构图、对角线构图、L型构图等。取景除了要有突出的主题、适当的陪衬外,画面构成须安定而有内涵。但要注意一点:我们不应先学构图原则再拍照,而应多拍多尝试後自行归纳出均衡稳定的构图,如此才不会被众多原则所奴役。
          (五)测光与曝光
          对于初学者而言,测光往往是最被关心的,该用多大光圈多少快门,被认为是学习的重点。但是当大家拍得多经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内行的时候,就会发现测光跟其它应考虑的部份比较起来,简直是小CASE。为什么呢?
          一张夜间摄影作品的曝光正不正确,见仁见智。同一张作品,有人认为亮一点好,因为看起来比较灿烂辉煌;有人认为暗一点好,因为看起来比较有气氛,所以各有好处。由此可知,曝光的正确与否,完全视个人有否达成心中所要表达的意念为准,旁人只能提示建议,而无法代他决定。
          各型软片对于交互失准(ReciprocityFailure)所造成的曝光不足程度皆不相同,因此很难决定计入交互失准後的曝光时间与光圈大小。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高手,也无法正确估计出他所要的曝光值,仍须上下包围曝光後才能检取他最喜欢的那一张。
          由上述原因可知,测光并没有一致通用可遵循的准则。但无论如何,我们仍须依测光表的指示得出一启始曝光值,以做为上下包围曝光之准(不一定是包围曝光范围的中间值)。在微光下测光主体昏暗,恐怕会超出相机内测光表能测光的范围,怎么办呢?我想拥有点测光表的人不多,现今有很多电子式相机的测光表能测到30秒以上,但有些机械相机仅能测到1秒,怎么办呢?
          ◎6400度法:这不是专有名词,只是学长口口相传下来沿用而已。首先把相机上ASA感光度转盘转至最大感光度(通常为ASA6400),测光後再将测光值一格格倒算回目前所使用的真正E.I.值,如此等于在某一感度下扩大了测光范围。
          当然,我们不一定非转到6400度,只要测光表能有所指示即可。但是,这样推算出来的曝光时间就是正确的吗?不,因为还忽略了软片本身的另外一项特性--Reciprocityfailure。
          ◎ReciprocityFailure:有互换不依、交互失准、相反则不轨等译名。如果软片能遵循Bunsen-RoscoeLaw,即Exposure=(lightIntensity)*(Time),那么没有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软片上银粒子之原子能阶的特性,使得软片并不完全遵循此定律,其结果为在曝光时间很长(一秒钟以上)或很短(1/10,000秒或更短)时,软片会呈现曝光不足的现象,此现象即为交互失准。
          解决交互失准问题,只有增加曝光量。增加曝光量有两个方法,即放大光圈与加长曝光时间。其中放大光圈没有问题,但加长曝光时间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时间增加交互失准效应越来越大,因此往往所需加长的时间比想像中的还多,所以在可能范围内,放大光圈比增加时间更容易计算与控制。
          问题是,究竟要增加多少曝光量呢?底下的表一,详细列出部份软片在固定光圈下,矫正交互失准所需的曝光补偿,可为参考,但却不推荐实际应用,因为我们决定测光之决策都不一定正确,那么交互失准补偿得这么准确有啥用?我个人的建议是你只要大略记得:对于柯达的正片,1秒钟以上增加半格,5秒钟以上增加一格,20秒以上增加一格半;对于富士的正片,10秒钟以上增加半格,20秒钟以上增加一格,100秒以上就要增加两格了。
          ◎ColorShift:色偏。长时间曝光除了有交互失准效应外,还会产生软片色平衡偏移,其成因是由于软片上三层乳剂感光速度不一致所导致,结果为虽曝光标准但色彩不正确。
          色偏的解决之道为使用细微的色温矫正滤镜,或是使用负片,因为负片可在放大成照片时以滤片矫正。另外,FUJIReala软片可自动调整色温,虽不完全但已有不错的效果。
          除了商业摄影等专业领域外,色偏所造成的影响并不重要,相反的,可好好利用色偏的特性来产生特殊与变化多端的气氛。因此,善加运用反而增大了创作的空间。
          明了了对局部测光决定曝光值的细节,我们来看看究竟在构完图後,如何知道应测哪一个地方呢?随著各人心中的构想,而有各式各样的画面组成,很难有统一的准则。我想,可以考虑下面几种方法:
          估计在画面中,哪一个部分你希望它是中灰度,则以该部分为准测光,但要注意避开光源等高亮度部份,因为它会严重影响测光表。
          先测画面中高亮度而你希望有细节的部份,再测暗部你希望有细节的部份,然後取两者的平均值做为曝光之准。
          灰卡在夜间摄影时很少用到,但对于主体明确且可及的情况下,可将灰卡置于主体附近,使其与主体受相同的光照,对灰卡测光以决定曝光。
          若画面内各处受光平均,且无任何光源等高亮度部份,则使用中央重点或矩阵测光等平均式测光者,可直接拍摄。
          使用矩阵等分区平均测光者,若画面中亮点多暗部少,则须加一至二格曝光;若亮点少暗部多,则须减一至二格曝光。
          记住在某些情况下自己或别人所给予的经验曝光值,做为曝光启始值。表二有些经验值,可做为参考。
          须铭记在心的一点:不论用何方式决定,都必须善用包围曝光,如此才能产生最满意的作品,尤其对于自认为重要与难得的情况,更应如此才不会错过,留下遗憾。
          至于曝光期间可善用许多技巧,来增进作品的特色,这些技巧完全凭拍摄者天马行空地想像加以创新或组合。举例如下:
          Focuseffects:利用故意失焦使光源产生圆点或环形光点的效果。
          Lenseffects:可利用变焦镜头在曝光期间同时变焦,产生放射状效果。
          Shuttereffects:手持相机长时间曝光,或架脚架在曝光期间旋转相机。
          Multipleexposures:可重叠影像或同物不同时拍摄。
          善用滤镜。
          在曝光期间直接以黑卡纸作加减光技巧。
          善用闪灯补光,可披上各色玻璃纸制造各种颜色的光线。
          使用灯光型正片来拍摄。
          (六)分类说明
          都市灯海:若以平均式测光,记得一定要加一两格,否则将只留下光点,不怕曝光太多,只怕曝光过少。建议对于一百度软片而言,光圈f8,时间1分钟以上。取景范围不要太大,不然画面会过于杂乱。
          庆典彩牌:拍摄前多构思,以免落于俗套。善用多重曝光与加减光技巧,避免反差过大。由于多为近景,光圈尽量开小,可至f16。人多车多干扰多时,宁可不拍。
          都市夜景:当夜暮低垂後,都市就展现出另一幅人工的风貌,这个都会风情是由霓虹灯、路灯与高楼大厦中家家户户的灯光构成的。此时镜头所要捕捉的对象包含:人工光源下的都会景观,与光源本身表现出来独特造型与色彩。都市夜景,除了在地面上拍摄外,可找寻如天桥、高楼等以高角度拍摄。测光上可任凭相机内的平均式测光,视画面亮暗面积比例决定曝光补偿。由于夜间拍摄人工建筑结构往往只见灯饰造型,而建筑本身几不可见。为求结构与灯饰兼得,可同物不同时重复曝光:即在黄昏结构仍可见时曝一次光,不移动相机待夜间灯光打开时再重复曝一次光,如此兼得二者,记得第一次曝光时曝光量需比正常减两格左右。同理,此法在黎明时也可运用。
          烟火:拍摄烟火一定要使用B快门与快门线。同一张底片烟火不要太多,若画面包含地面景物,则可能须配合加减光技巧使地面景物显现。一般而言,烟火照片多用来与其它景物照片叠放成一张,增加特色,当然在构图时就应事先安排。至于光圈,100度软片,近距离时使用f11(对于某些高亮度烟火需用f16),中远距离则开到f8或f5.6。对于淡水河国庆烟火而言,若是为了叠片,则拍摄地点仍以淡水河岸最适。由于烟火多且密,因此曝光时间三到五秒即可,记得使用黑卡纸随时遮掉会破坏画面的烟火。光圈开f11。
          大自然夜景:这里指的是,没有人工光源直接照射下的世界,因此光线的来源有二:一是月光,另一可能是云层反射远处的人造光线。通常,散射光所占比例重,画面受光分布均匀,但由于光线微弱,往往无法直接测光,就算测得出来也有很大的误差,所以曝光值决定几乎都靠经验,在加以包围曝光。我的建议是,在天气清朗满月的情况下,对于一百度软片以光圈f4,20至30分钟为起点。要提醒的是,虽然是黑夜,但天空并不会全黑,而且常是画面中最明亮的部份。另外,野外雾气凝重,要注意保温,让相机温度渐与外界调和,以免镜头水蒸气凝结。拍摄时机,以黎明前最好。
          雨景:雨时或雨後,是拍摄夜景不可多得的时机,除空气清新外,地面上的反光可增进情趣,如霓虹灯在水泥地上的反光,多采多姿变化多端,充满想像空间。当然,雨具的准备须充分,雨衣、雨伞、塑胶袋与乾毛巾不可或缺,相机一定要用透明塑胶袋包裹,再于镜头处打开拍摄。
          庙宇等室内景观摄影:室内微光摄影,测光最好使用局部测光,为了表现气氛,有时并不一定非曝光「正确」。闪光灯若使用得当,可使主体更具说明性。多注意光源色温问题,对于日光片,钨丝灯呈现黄色,日光灯呈绿色,钠汽灯呈更深的黄色,水银灯则呈蓝绿色,若当时色温非所需,只好改用灯光片、负片或以滤镜调整。
          星迹与月亮:星迹的拍摄,须选择清朗无月的天空,以美丽的前景或剪影配合。将光圈全开,才能摄入亮度较小的星星。星星约每四分钟相对于天球北极或南极移动一度,可视所需弧长决定曝光时间。月球的拍摄,若希望能保留月面的细节,曝光量随著月亮的圆缺与位置有很大的不同。满月且位在中天时,对于一百度软片,光圈f8-f11、1/250秒可得;但刚升起或即将落下时,快门可能须降到1/15秒;此外,弦月亦须增加曝光量。记住快门速度不要太慢,否则月球的移动会损害清晰度。至于月蚀的拍摄,可利用重复曝光,展现月蚀的过程。其中,曝光的时间间隔起码在五分钟以上,以免月亮影像重叠。

    1. 摄影知识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2(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