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展览
  • 艺术展览
      • 黄铃咏-胶彩创作展

        分享到:

            (1/4)去 2017 100.0×100.0 cm

            (2/4)被吃 2015 116.7×91.0 cm

            (3/4)選擇 2016 212.0×136.5 cm(12張F10組合)

            (4/4)一結束就開始 2016 162.0×130.0 cm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黄铃咏-胶彩创作展
            展览时间:2018/07/07~2018/08/26
            展览地点:[台湾]-台北市南京东路2段1号3楼-(金车文艺中心)
            主办单位:金车文艺中心
            参展艺术家:黄铃咏

          家庭教育深深的影响著黄铃咏,父亲的严肃、母亲的天马行空性格,让从小个性相对倔强、反骨的她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许多挑战,总是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喜欢问为什麽的她,在家人带领下从生活环境的每种事物中吸收了许多的养份。或许是因为个性使然,偶尔也会与周遭的人在观念上产生碰撞与摩擦,然而这些过程对她来说不是挫折,反而在这样的累积下,促使黄铃咏对事情更加抽丝剥茧、追根究底,从对事物质疑,再以自己建立「新的世界」的系统去看待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

          不同文化下的反思

          大学三年级是她第一次接处到胶彩,胶彩多样的媒材,可以表现出像油画颜料堆叠出的丰富的肌理,也能表现出水墨渲染的感觉,正好满足了我想要的创作条件。因为一次参与日本的上越教育大学联展的机会,开启黄铃咏想出国去日本进修的决心,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从旁听生开始,之后顺利进入筑波大学。异地求学的黄铃咏,观察到台湾与日本不同的教学与绘画方式,固定的创作顺序与严谨的步骤,都和她过去学习经验相当不同。初到新的学习环境,黄铃咏也试著去尝试传统的绘画方式与步骤,对于作品追求创新的她,开始尝试许多不同组合,加上老师们会给予不同的建议,使作品创新求变碰撞出的火花,以西画的灵魂来会画胶彩,让当地学生发现原来传统技法有如此的表现方式。

          关于创作

          本次展览的作品主要是在黄铃咏在日本时的创作为主,不断的思考、绘画、探索自我下,她开始能以比较客观的方式,看待自己在台湾与日本的不同创作脉络。对她来说探讨自我的创作历程,不能单一以几件作品则代表全部,有的时候了解创作者的背景更可以了解创作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不分国籍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那才是艺术中的菁华。除了自己最熟悉的艺术、研究领域外,黄铃咏踏出同温层,积极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她曾经参加第35届筑波马拉松的全马赛程,并且完成赛程,体验体力透支的极限;鼓起勇气应徵模特儿徵选,感受紧张的气氛;也会参加在东京的基督教会等……不同于自己领域的活动,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都是她吸收过后能转为创作养分的元素,

          「线」展现细腻的画面

          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由画「线」开始,尤其线条表现在中国绘画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当作主要的表现技法,甚至形成一套独特的美学。创作者黄铃咏因此相当著迷,「线」对她来说一直都是她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水墨画裡,会用较粗的墨线来表现面,也就是说线也可能是面;油画裡的线则是,一开始用「轮廓线」来打草稿,随著描写的物体越成形,线也随即融入物体裡。然而拥有水墨画与油画特质的胶彩裡,不仅能表现水墨画与油画裡的线条表现的可能,则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胶彩颜料随颗粒大小与堆积的厚度不同,能呈现立体的线的特质,让她开始找寻类似像丝线一般的东西来当描写对象,像是蕾丝或是蜘蛛丝等对象本身就接近丝线的东西,就变成她常描绘元素之一。除了线条,她也以金箔丝裱贴的方式来呈现出不同线条的表情符号,画面中规则与不规则,因为有线建造出的表情符号,产生了大于原始的趣味画面。

          本次展览的作品,都是黄铃咏经过许多时间淬鍊后的成果,作品承载创作者本人的内在独白,透过创作不停修正审视自己,从生活中体验不同文化,在不同碰撞之下产生的反馈,或许当你走进亲身欣赏过她的作品后,也会有另一种不同感受。

    1. 艺术展览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4(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