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评论
  • 艺术评论
      • 收藏贵在有颗平常心 郭庆祥谈收藏艺术品之道

        分享到:
        2010-06-29 10:37:21

           著名收藏家郭庆祥近日接连五天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接受央视名主持王小丫的系列访谈,就当前艺术品市场诸多热点问题发表了独特而坦率的看法,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这些观点既引来不少喝彩,也引发一些异议,搅动收藏界“一池春水”。本报将陆续发表郭庆祥先生的有关观点,以飨读者。

            要让收藏变得快乐起来



            郭庆祥说,我觉得,不管收藏什么,要投入感情。但是有一句话说,你投入的感情越多,最后失望或者是伤心就越多。往往失望的时候是跟金钱挂钩的,也就是说,你没有实现通过收藏实现发财的愿望。那么,如果你把这一点去掉,以一颗平常心纯粹将收藏看作是一种感情的寄托,而不仅仅是投机行为,那么,你的收藏就会变得快乐起来。



            当然,这是收藏的一个比较高的境界。一般说来,现在许多人搞收藏还是有着投资的目的的,这也无可厚非。当然,最好是收藏和投资都结合起来,收藏了一个喜欢的藏品,同时它又不断的在升值。但往往是结合不到一起的。因此,大家收藏的时候,不能把财富的这个希望值放得太大。



            成功的收藏基于扎实的研究



            欣赏藏品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但是,真正要在收藏方面获得成功,却必须下苦功夫,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做支撑。对于我们要收藏的画家,我们总是经过多方面的论证,总是先研究,再买进,而不是先买进,后研究。不要把我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说成是包装。我们的收藏家也都是有责任感的,我们的责任是挖掘我们中国最好的艺术家,不能把我们的责任感说成是包装。



            收藏要注重研究已是老生常谈,但今天必须重提,反复提,因为这是收藏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前提。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把研究拒之门外。我身边就有一些人是这样。每次与他们交谈,除了告诉我最近又花钱收了几幅作品外,至于买来后怎么处置这些“宝贝”们就浑然不知了。据我观察,他们这些“宝贝”要不就束之高阁,要不就迅速易手。在这些人看来,花钱收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案头工作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干好任何事都需要有个了解、学习、研究的过程,何况没有更多定则的书画收藏。所以每看到一些连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基本情况都不太了解、却号称专收大师作品的所谓的收藏家,只能为那些寄存这些人家中的书画作品感到担忧,希望这些作品能早些“逃脱”这种窘境。



            前些日子,一个有三五年玩书画历史的北方藏家,居然花了数十万元买了一张很不开门的齐白石《花卉》,明眼人一看就知有问题。熟识他的人既为他惋惜,也很直白地说这是早晚的事。原来这位藏家一向买画都靠专家来掌眼,至于作品好坏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问他为什么搞收藏?他的回答也很直截了当:家里收些书画那才显得文化品位高。他还带有几分不满地说,这次都是那专家闹的,下次会另请高明。
          乍一听你会帮他骂那位专家不地道,可细细想来,这样的人能称为收藏者吗?明摆着这不是在收藏书画而是在赌。据说,这位收藏者这些年买画前很少自己亲眼看一看,只要专家说好,他就会斥资买。说他是在赌博并不为过。与赌场不同的是,他把赌注全放在那位专家身上,自己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这样把宝压在别人身上,买到假画也是在所难免的了。像这样喜好冒险的收藏者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


            收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著名画家也是一位十分高明的收藏家的黄胄,在《炎黄艺术馆藏品集》序言中讲过他收藏前人字画的缘起、过程,和他对收藏文物字画的基本看法:“我是学画的人,酷爱古代绘画。由于经常通过观摩古代绘画精品来摄取宝贵的营养,因而也养成了收藏,鉴赏古代文物的爱好。我感到逛书店、旧货摊,收藏文物字画,对认识、研究古代书画艺术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传统艺术从无知到有知,从收藏到研究,就是一个不断加深了解古代文物与古代文化丰富内涵的过程。”




            从收藏到研究,借鉴前人的艺术,是黄胄收藏的初衷,也是他始终不渝的收藏目标和原则。作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的黄胄尚且如此,我们作为后辈的收藏者更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最终能从一个收藏门外汉逐步变成略知一二者,随之又能精通一些专项收藏。这个过程尽管漫长、枯燥、但其中的乐趣也是旁人无法体会到的。




            我们收藏的应该是具有独特创意的艺术品而不是那些形同复制品的“艺术商品”  




            郭庆祥认为,真正值得收藏的,应该是那些具有独特创意、贯注画家真情实感的艺术品,而不要只看画家的名气,收藏那些形同复制品的“艺术商品”。他说,在这方面,我们也是有些经验教训的。上个世纪90年代,荣宝斋给我们介绍了一位大名如雷贯耳的画家。我们去的时候,也感觉到这个画家名气很大,很有影响力,有一点小崇拜。认为就凭着这个名,他的作品也许好卖。当时我们定购了100张。结果还不到一个月,就说可以提货了。我说怎么画得这么快啊,他说真的画完了。那我们就到北京来了,一看100张画完了,荣宝斋也给裱好了。随后荣宝斋的老先生跟我说,这位画家现在比较困难,能不能再买100张,我说也行吧,再买100张。又过了一个月,我们就到他的画室去,结果一看,100张宣纸挂在墙上,他先一张张头画过去,再一张张身体画过去,然后再画什么,还有他的学生专门负责给他盖印,就像车间里的流水线。这时候给我一种“挺可怕”的感觉。艺术品本来是很神圣的,怎么现在形同“复制品”?我认为,这位画家的这些大同小异、毫无艺术个性的“艺术商品”最多只值数百元,但事实上现在却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幅。这既有辱艺术,也是对收藏家的不公平,伤了收藏家的心。




            还有的画家几十年来不断重复自己,我认为他这就是在印刷自己的作品。现在不少收藏家已经成熟了,对画家的认识更清楚了。比如:千篇一律的画家,画照片的画家,价格就上不去。有的画家自己在家定画的价格,不顾市场实际乱涨价。今年3万一平尺,明年5万一平尺,后年就会升到8万一平尺。这样的画家不是在研究艺术,而是花很大的精力来运作市场,这样的画家的作品根本不值得收藏。收藏绘画作品应按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来决定价格的高低。因此,我们选择收藏的画家,是那些真正具有独特创意、贯注自己真情实感的艺术家。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不单是有天分的艺术家,更是勤奋的艺术家。如果一位艺术家本身有天分加上后天的努力,并且在创作过程中用自己的真情进行表现,那么此番过程中诞生的艺术作品必定是我所认为的优秀作品。凡是艺术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真情,通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其融入的感情来展现它的美,这就是闭门造车的工匠们很难创作出优秀作品的症结所在。收藏家不应收藏千篇一律的作品,不去珍藏工艺品,更不会关注匠人(手工艺加工者)制作的“产品”。




            不要相信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鉴定家”




            说到艺术品鉴定问题,我又要多说几句。在收藏领域里,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件艺术品的来路,不买就是赢。因为收藏是自己的收藏,谁的钱都来之不易。鉴定艺术品的真伪,一定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不应该相信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鉴定家”。这些“鉴定家”利用自己头顶上的光环给我们造成了一个个误区,他们要么本身根本就没有什么鉴定水平。鉴定就要有结果,否则就只能是研究。没有科学依据就胡乱题跋,编故事,坑害藏家。要么就是本身有一定的鉴定水平,但却不讲真话,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说了很多假话、不负责任的话,失去了鉴定家基本的道德水准。现在很多情况下,鉴定家的造诣往往没有造假者深厚。鉴定家鉴定一幅作品可能得到几千元鉴定费,而造假者想要得到的却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回报。所以,许多造假者的研究比鉴定家更到位,他们专门来研究对付“鉴定家”的鉴定水平。因此,对于藏家,一定要清醒,不懂的时候要多学习,自己多研究,不要盲目听从一些不负责任的论断,某些“鉴定家”本身就在造假,谁又来鉴定“鉴定家”的真伪?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注意,去深思……不断在网上、报纸、电视等媒体上所反映出来的惨痛的收藏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对艺术品存有争议的事时有发生。几年前最轰动书画界的当数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当时南方鉴定大家谢稚柳推崇此作品乃大千的精品之作,而以徐邦达为首的十几位北方鉴定专家却认为并不是大千所为。尽管此争议经过法院的裁决认定画作的确是赝品,但很多学者至今对此结论还不能认同。看来,专家们的眼力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便面对近现代书画作品专家也会存在分歧,就更不用说古代书画作品了。干脆,我们就不收藏张大千了。

    1. 艺术评论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4(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